出品 | 财评社股票交易交易
文章 | 宝剑
编辑 | 笔谈
无锡烨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烨隆股份”)的首次公开募股(IPO)之路充满了争议和质疑。作为一家专注于汽车涡轮增压器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烨隆股份在筹备上市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实际控制人的年轻化带来的管理能力质疑、财务内控质量堪忧以及行业趋势对主营业务的巨大冲击等。
烨隆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为吴云娇、吴云烨姐妹,两人分别出生于1989年和1995年,在2009年通过股权转让获得了公司控股权。当时,吴云娇年仅20岁,而吴云烨更是未满14岁。如此年轻的实控人引发了市场对其经营管理能力和实际控制权稳定性的严重质疑。尽管公司在招股书中强调两人自2009年起便逐步接管公司管理,但外界普遍对其能否带领公司稳健发展持谨慎态度。
更为复杂的是,烨隆股份前创始人吴军和吴红燕并未完全退出公司的运营,而是继续在公司内部担任具体职务。例如,吴红燕曾通过个人银行卡收取废料物资销售款并支付员工薪酬,这种做法不仅加剧了市场对烨隆股份财务透明度的担忧,还可能涉及利益输送等问题。此外,吴军和吴红燕作为实控人的父母,虽然声称不参与重大决策,但其在公司内部的具体角色仍然模糊不清,进一步增加了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结构有效性的顾虑。
烨隆股份在财务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同样令人担忧。招股书显示,公司在2018年至2020年间通过全资子公司进行转贷,金额高达8.57亿元,这种复杂的资金流转缺乏合理的商业逻辑,甚至被怀疑是为了掩盖实际财务状况而采取的操作手段。此外,公司存在使用个人卡结算的情况,这不仅违反了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暴露了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重大缺陷。
与此同时,烨隆股份还面临着应收账款和存货金额过高的问题。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及应收款项融资账面价值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较高,显示出公司在资金周转方面存在一定压力。如果下游客户出现经营状况恶化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坏账增加,进一步加剧公司的财务风险。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传统内燃机汽车市场正在快速萎缩,这对以涡轮壳为主要产品的烨隆股份构成了严峻挑战。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间,烨隆股份的涡轮壳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分别为89.10%、92.37%、95.25%,成为公司的核心收入来源。然而,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崛起,涡轮壳的需求量正在迅速减少,这无疑将对烨隆股份的未来发展前景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烨隆股份对单一客户的依赖程度极高,报告期内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逐年攀升,尤其是对盖瑞特的销售收入占比超过50%。一旦盖瑞特或其他主要客户发生变故或停止合作,烨隆股份的业绩将受到重大打击。同时,公司产品结构单一,涡轮壳及其配套精密零部件占据了绝大部分营收,缺乏多元化的产品布局,使得公司难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技术进步带来的挑战。
烨隆股份在股东结构和关联交易方面也存在问题。例如,公务员杜倩在2009年短暂入股后又迅速退出的行为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杜倩作为无锡市惠山区财政局的科员,以个人资金300万元入股烨隆有限,并在短短六个月后平价转让给吴红燕,这一操作不仅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关于公务员不得参与营利性活动的规定,而且资金来源也极为可疑。这些不透明的交易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的信誉,也为潜在的投资者敲响了警钟。
烨隆股份在筹备IPO过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年轻实控人带来的管理能力质疑、财务内控质量堪忧、行业趋势对主营业务的巨大冲击以及股东结构和关联交易中的不规范现象股票交易交易,都为公司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风险因素,谨慎评估烨隆股份的投资价值。